下载 (10.35 KB)
2009-2-4 20:33
再看它的瀑布图(CSD),似乎是令人吃惊的好了,在 0.04MS 的的区间内全线急速下落,干干净净。难怪写听感的主儿都在说它的声音清纯、靓丽云云。
从音箱驱动单元的角度看,DIY(等)离子扬声器的目的应当是出好声,只“能出声”是不够的。总是要讲究个性价比的。起始目标成本应当低于流行的进口品牌球顶绢膜高频单元;总体性能水平也应与之有一比才好,最好能超过它们。当性能上确有优势时,才能考虑提高或追加成本。这个目标现实吗?
现在设想,要DIY这玩艺儿,可以分成下面的几个方块进行。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认真解决的:
1)高频火焰的准确操控。频率、电压、电流、稳定性。包括相关电路设计。
2)音频调制的方法及质量控制。(COROMA似乎是屏栅极调幅,ACAPELLA从结构图上看不出来,不能肯定。)
3)金属辐射号筒及电极的设计及相应的机加工。电磁屏蔽相关的机加工。
4)音频指标的测试及相应的综合调试。
这个DIY项目要上马的话也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也要准备跑个马拉松。音箱坛子里下手玩电路的朋友不多(不建议初学者在准备不足时匆匆介入,毕竟要玩高电压,安全第一!),音响和胆机坛子里下手玩电路的朋友就多多了。可以结合起来发挥优势搞。
希望大家发表意见,亮亮各自所长及优势,看看能否群策群力搞起来。
看看国外大功率(等)离子扬声器的演示会。

楼规划的第一步:
“1)高频火焰的准确操控。频率、电压、电流、稳定性。包括相关电路设计。”
开始想用台旧胆机摸索一些电路参数、基本结构、试试手头现成的胆管什么的。折腾一番,未知因素太多,毫无进展。
于是决定全盘照抄网上现成的电路,大家用得最多的就是这个 IONOVAC 电路了。
ionovac.gif 
这个管子 6DQ6 就是老式电视机的行扫描管,用国产的 6P13P (北京市场上 RMB 10—15元/只)替代之,改改管脚号就可试起来。所有元件基本按图中去做。电阻全按图中数值取。电容都是用来滤除高频的 1000PF - 10000PF 都可用,耐压数值则要取高些好。小扼流电感用 0.3 MM 漆包线在 5W 的电阻上绕 130-140 T 就可得到 100 uH 电感量。
火炬点燃了.jpg 
黑暗中的火炬.jpg 
傻瓜数码微焦没对好,日后再上好看的吧。
这个火炬的频率约为 15MHz。颜色上的感觉和网上洋DIY友似乎差不多。
目前可以肯定地说,这个 IONOVAC 电路是成熟的,国产的 6P13P是可以玩起来的。
再贴个另一个洋 DIY 友的图。
元件参数可互相印证。
当前主要任务应是解决火炬稳定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