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DIY创好电子音响电脑科技DIY小制作发明移动版

主页 > 音响DIY > 音箱DIY > 全频音箱 >

详解全频带扬声器(2)



  既然提到了装箱调谐,我们就顺势谈下去。一般市售的喇叭,90%以上都是密闭音箱或开口调谐(一般俗称『低音反射式』)。只要是箱型喇叭便大致脱不了这二种设计及其衍生物,只有少数例外。对于全音域单体来说,应该要使其低音域发声时的振幅愈小愈好。因为振幅愈大,不仅低音本身的失真大增,同时中高音更大受影响。想象一下大振幅全音域发声时会是怎样的情形:中高音的小幅度快速运动“骑”在大幅度慢速的低音运动上,中高音的振动时而向你*近;时而离你远去,可想而知会带来很高的互调失真和都卜勒失真。虽说任何单体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但全音域单体的工作频域远大于其它单体,所以这种情况会更明显而应极力避免或减少。

  在刚刚提到的二种主流装箱方式中,开口调谐应是较适合全音域单体的,因为这种方式可在系统共振频率附近(一般是30─50hz,视设计情况而异)大幅减少音盆的冲程。如此便一举三得:失真降低、承受功率较高、发声效率也高。因为这个缘故,绝大部分的全音域单体都可以用这种装箱方式得到大致上不差的效果。

  另外,有些纯粹主义者认为,这么好的单体装在箱子里会被箱体共振所玷污,所以不用箱子,直接装在开放式障板上。某些本身低音部分就足够的单体便适于如此使用,可以获得最无染纯净的声音,如we/altec 755c。据称,其中音瞬时快若闪电,比之静电喇叭毫不逊色,又有更佳的动态表现。但这个方式有一些缺点,首先当然是占地太大,因为系统的低音延伸取决于障板面积,为取得适当的低频响应,小则需要1公尺见方,大则没有上限,要将墙壁挖二个洞来装也可;再来是效率和承受功率都会较低,低频响应也会较弱;最后是双面发声会使得空间因素更形复杂难解,而二片大门板矗立眼前实在也不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

  最后,便是最复杂的号角负载方式了。关于号角的种种,我们择期再详谈,现在只能大略的介绍一下。简单的说,号角就是一个呈喇叭状展开的管道,宽的这边称为“号角开口”,窄的那边称为“喉部”。号角的形状会造成喉部的声阻大于开口,使得位在喉部附近的单体振膜和空气分子间有很大的压力,也就是说这之间的能量可以的耦合得很好,因此发声效率很高。

  使用背载折叠号角的型式,在适当的制作下,中低音到低音部分的效率会有效的提升,刚好和之前提到的阻尼过度的单体能有几近完美的配合。

  注1:当然,实际应用时会因为装箱调谐方式而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在这里便略过这项变量很多的因素而只看单元本身的表现。

  注2:译自acoustic impedance,其定义为空气粒子的压力与速度的比值。

  注3:在其它的地方,如lp唱盘或cd唱盘的机械悬挂,通常一样需要很低的系统调谐(低于1hz),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其实和汽车悬吊系统也有共通之处。

  注4:就算是用上了“机械性”分频的妙招,最终高频段工作时的等效质量还是比起一般的1吋直径高音单元要重得多了。

  注5:“看起来很好听”正是李建德兄的名言之一,因这个单元的因缘,特此引用。 (责任编辑:admin)
haoDIY创好电子 版权所有,电话微信1397753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