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电子音响科技diy制作网站

haoDIY_音响电子电脑科技DIY小制作发明

当前位置: 主页 > 音响DIY > 功放DIY > 后级DIY >

上个音乐传真A1功放的制作过程

时间:2012-09-21 11:17来源:hifidiy.net论坛 作者:12491987 点击:
下载 (101.63 KB) 2010-10-30 21:08 小动态电流几乎不变,输入信号增强电流随之增大,真正工作在甲类 连续工作90分钟左右,测试各点工作电压正常,稳定! 由于没有温度计,搜索了下温度和手感的关系,估计大管表面

只焊了电容
1111.jpg



焊了几个管子了
2222.jpg




4444.jpg


    呵呵,谢谢指点,发现有啥不妥请指出噢~第一次装功放。。。。


现在最不放心的就是差分管,只做到了PNP和PNP,NPN和NPN之间的B值配对,条件有限。。。


对了,A1的音量电位器的位置比较特别,请问应该取多大阻值的呢~?买板的时候只收到了后级图,TL084部分的图没有的




    好眼力啊,电容是多年多年前买的了,松下的,当时纯粹是看着好看就买了。。完全没想过装机的,现在终于用得上了

18V-20V的大电流变压器有点难找,用一个29V的改成19V了。。。




    我现在上的是3。3M的电阻~~~是想要加风扇的,实在找不到那么大的散热器了。。。。前面我专门发了一帖问过电压的取值问题,都说A1不要超过22,23V。。现在才说高压也可以呀。。

回复 35# 初来匝道


    我的A1开声了,中点和静态电流都很稳定,就是有一个问题,插了信号线背景一直有吱吱的声音,关闭音量电位器就没有,不插信号线开多大都没有




改装了散热器,并且加了风扇。。。。

现在电流400MA,管头和散热片都能用手摸,温热。。终于敢安心地开了

线还没捆好,先开几天测试稳定性吧,调整好再整理


先上图,看看我的变型金刚吧。。。。我有一颗奔腾的心,INTER INSIDE


8888.jpg

7777.jpg



刚把电阻调到~~1.766M~~~~

电流是一边671MA;另一边670MA。。

管子有点烫,可以摸5-6秒这样,散热片完全可以握下去。。。





10001.jpg




    开声两天了。。一开头有吱吱声,原因是使用了3线插头,我家地线不好,可能串有开关电源漏出的感应电流,改用2线插,完全静音
开机无冲击声。。。中点比我家十几台日本机都低。。。

听感么,感觉弦乐和人声较为突出,也就是说类似吉它那种声音,有些机子显得比较浑,这款机则定位比较准,比较清晰。

听现代音乐(动感一点,HI一点的)的话,因为我平时喜欢开一点低音音调作补偿,因此直接听纯后,肯定有点感觉力量感和厚度不够。尝试接过一日本机的前级调音部分在前面,效果很好。证明不是后级力量不够,只是个人偏好问题而已

本来是打算做并管的,不过现在看来,每声道一对管子并没有脚软或者动态不够。所以暂时不考虑并管了,等我把这对管子电流调到顶峰,榨干它的价值再说吧。

总的来说,这是一台不会让你失望的机子,无论音质还是性能。

我现在搭配自制的CARY SLP90胆前使用,听音清澈准确。等要听DISCO,再开音调吧。


A1,重新装了一遍。。。累死我了。散热风道比上次更合理

用了一个DELTA作机箱风扇,一个国产CPU风扇直吹管子。弥补散热片较小的弊病(想买了好多次,实在没有合用的散热片,也没钱买新机箱,只能这样了)


线看起来有点乱,实际上都捆好的,主要是管子线有点多(四只管子就有12根线了)。


上一次装都是在板底走线,看起来清爽些,但是容易有触底的不安全因素。而且这次改用全插件的方式(包括管子),所以必须在板面走线


加装了一快NAD的前级音调(知道有些烧友不是很喜欢音调,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听慢摇需要加点低音),英国机对英国机应该不错吧,哈哈,音色还是很自然的


音调在外面可以选开启或者直通。。。整体无交流声,无沙沙声,啥声都没。。。。






    面板的通风口是扁长型的,不是很适当合装风扇。后面的风口才是圆型的。我看了家里的QSC专业机,也是从后方往前吹,前面板出气。
  所以有此设计,至于软风道,应该不用特别加了,因为现在功率管已单独在一个房间里,正好是形成一个直通的风道的




音乐传真A1功放电原理及调试要点

响彻世界的音乐传真A1功放!自己动手纯手工DIY!!回复图片8








电路等效于把OCL的第二级变成了功率输出,降低了开环电压增益.由于负载是扬声器,阻抗不定,流过扬声器电流有恒流效果.

Q1是零地偏流,Q3是R28上的压降偏流,有点不平衡

R13 R14用3.7M,R28 R29用的0.47R,电流怎么还这么大呢?

前置差分配对良好..应该不用调...
前置差分配对失衡会给后面带来麻烦

单管电流测射级电阻压降就OK
接地搞不定交流声,多半是差分配对没搞好,可调R11,R12试试。

Q5Q6驱动级应放在散热器上。

把R15/16 2.2K换成了原机的3.3K, 每管稳定在500mA

发现静态电流比接入信号时候还大呢?

这就是为什么说这种偏置方式只适合纯甲类的原因。如果这个电路工作在甲乙类,则输入信号越强,偏流就越小,直至为零。

另外这种偏流方式应该是无需热补偿的。不管是哪种工作状态,这个偏置电路是无需热补偿的。因为这个偏置电路是通过比较差分管的基极电位来确定的,电路自行调节了.

而R28、R29的压降影响到Q3、Q4的基极电位。

R9R10也是可以影响静态电流.不过同时影响了开环放大倍数.

当温度上升,电流级BE压降减少,而差分级输出不变,静流应当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可能是纯甲状态)才停止。BE极间电压变化是包含在反馈环之内的,那么这个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就会被反馈环纠正。而差分级的BE变化是被抵消的。所以你所说的影响实际上是比较小的。纯甲类情况不同,本来就由R28/R29决定的大电流。

偏置不适合甲乙类的理由是:该偏置电路是通过检测R28、R29上的压降之和来确定偏流的。甲类时,当一只电阻的压降增加,另一只的压降就会等量减少,压降之和不变,所以偏流也保持不变;甲乙类时,当一只电阻的压降增加,在输出电流下降的那只输出管截止后,那么另一只电阻的压降就不再减少,压降之和增加,Q3、Q4导通增加——Q1、Q2导通减少——偏流下降。

把MF A1这个电路理解为桥接了的两个单端机, 且每边的输出也是单端的. 只是两组共同用同一电源. 如果这样看, R24/R17 和R25/R18 就分别是两边的NFB了.

ON安森美原装4对MJL21193/MJL21194

500W双20V交流输出牛

ON安森美原装高速整流二极管MR756手榴弹8只

斯碧化工50V14000UFX8 RC滤波整流

POA-220机箱内挂1cm厚30cmX5cm纯铝均热板2块

功率输出的4.7电阻和0.1电容是后面加上的, 焊在了喇叭保护器背面接线柱位置,效果极其明显



继续调整静态电流:

经一次次拆拆装装不断调试(当初采用了模块化结构总算发挥作用了)

最新图如下


小动态电流几乎不变,输入信号增强电流随之增大,真正工作在甲类

连续工作90分钟左右,测试各点工作电压正常,稳定!

由于没有温度计,搜索了下温度和手感的关系,估计大管表面温度在65度左右,室温27~8度。


一切进入理想状态,调试结束。

“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用手去感知温度,现在我就将这种对应关系告诉大家,便于估计温度。被检测机件温度在0度左右,手指感觉冰凉,如果长时间连续触摸,会产生一种刺骨的痛感;当被检测机件温度在10度左右,手感较凉,但一般能忍受。当被检测机件温度在20度左右时,手感稍凉,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可以感觉手感渐温;当被检测机件温度在30度左右时,手感微温有舒适感;当被检测机件温度在40度左右时,如摸高烧病人;当被检测机件温度在50度左右时,手感较烫,长时间的接触可能有汗感;当被检测机件温度在60度左右时,手感很烫,一般可以忍受10秒左右;当被检测机件温度在70度左右时,手指的忍耐力只有3秒左右,出现灼痛感,且接触部位很快变红;当被检测机件温度在80度以上时,只能瞬间接触,且痛感加剧(麻辣火烧),如果触摸时间过长,会发生烫伤。”

MJL21193 21194




bd136 bd140









元件包:
R:

100K x2
100Ω  x4
3k3  x2
47k  x8
1k   x4
22k  x4
22Ω   x2
4.7Ω  x8
2k2  x8
2k7  x4
3M7  X4

2w/4.7Ω   X2
2w/330Ω  x4
2w/470Ω  x4
3w/0.47Ω x8
5w/0.22Ω x8

C:

330p x2
680P X4
22P  x4
0.1u X2

1u  X4
10u x6
47u x4


BC550 X6
BC560 X6

BD139 x2
BD140 x2

MJL21193 x4  (PNP)
MJL21194 X4  (NPN)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