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左图可以看出:3DQ栅压为0时漏极电流ID并不为0,还有30多微安,也就是说不是真正的零电压临界值,这样作检波时反向漏电(作放大器时不存在反向工作状态)就比较大了(反向栅压还达不到关断值),使检波效率降低,当负载比较小时反向电流和正向电流相比很小,但当负载阻抗增加时正向电流减小,正向电流和反向漏电越来越接近,所以比负载阻抗高时效率更低。。 那能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想来想去方法只有一个:给场效应管加一个负栅压,但矿石机是不允许有附加电源的,负栅压从哪里取呢?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在源极加1只电阻和1只交流旁路电容,利用场效应管工作时ID 在电阻R上产生的上正下负的电压给极栅极加上负偏压,这类似于电子管电路中的方法。 增加自生偏压电路后栅漏极转移特性曲线被右移了,见上面特性曲线的右图,从右图可以看出栅压为0时ID大大减小了,因此检波效率会有提高。 改动后的电路如下,源极用了一个电位器,这样方便调节。 ![]() 安装好的矿石机 ![]() 改装好后我用下面的测试图做直接接舌簧耳机的做了试验,试验过程中发现当RP由0调大过程中输出音频信号逐渐增加,当RP大于10k后变化就不明显了,因此以RP=0(相当于不接电阻)和RP=10k两种情况进行对比试验。 测试图如下 ![]() ![]() 测试时调节信号源的输出电压对7个点进行测试,测试条件:负载1.2k。 以测试第一工作点为例,先调节信号源的输出电压,使毫伏表的读数为1mV,然后将电位器RP调到10k的位置,记录这时毫伏表相应的读数,余下以些类推。测试结果如下: ![]()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1、 在信号较小的情况下加自生偏压电阻的效果较好; 2、 当输出音频电压大于30mV时加自生偏压电阻后输出信号不升反降,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大信号需要大电流,而加入电阻后限制了大电流。再说大信号时也用不着想办法增加信号强度。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接收小信号时调大RP,接收大信号时调小RP。 至于加了RP后有没有增加输出阻抗?增加了多少?还需要继续做试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