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图片再说话】 板子当然还是“洞洞诱惑”的洞洞耳放板 ![]() 尺寸还是E3机箱的安装尺寸 ![]() 要说这种洞洞走线的方式的最大特点,那就肯定是费焊锡了, 焊完了重量增加了很多 ![]() 不过因为外壳被上次的板子占这呢,这个板暂时还只能住个“简易房” 过一段买点E3的耳放外壳,再给它们“分房” 当然在这种裸奔的架子测试更改起来也更方便, 那几个pF级的小电容还在不停的调整中…… ![]() 拉上次的家伙过来充个门面,最后一个好坑被它给占了…… 【电源】 因为BUF634的最高电压限制只有 ±18V, 所以不能采用上一集那种奔放的输出级供电方式了 ![]() 不过整流滤波仍然是强劲组合 “8A高速二极管MUR820+ 金色Nichicon FG 2200uF” ![]() 给BUF634增加散热片以后,最终把输出电压设定在 ±17.2V(留点余量没用18) 高电压驱动的好处我就不说了,“谁用谁知道哈” ![]() 【BUF634T】 没用的时候对这个器件就一个印象——贵! 用过了以后对这个器件的印象还是——贵! 不过增加了一个印象——值! 本次使用最终采用的方式是BW脚直接接负电,高带宽模式,±17.2V加片小散热片,摸上去温温的很舒服 (其实这个就是我们经常用的最温暖的调整放大电路的方式——增大输出管的静态电流) ![]() 【红色哨兵+金色侍卫】 这次的滤波电容全部采用Nichicon FG系列, 配之以 0.1uF 红色WIMA做高频退偶 ![]() 有什么效果自己已经麻木了,不过每次看上去的时候,心里都烧得热乎乎的…… 统计了一下一共用了 8颗(2+6)Nichicon FG,20颗WIMA(大小都算) ![]() 【其它】 电位器 耦合电容 连接器等依旧是上次的那些烧料,这就不赘述了 ![]() ![]() ![]() 【参考资料】 LochMaster图 ![]() ![]() LochMaster 原文件 ![]() 电路原理图 ![]() 原理图原文件 ![]() ![]() 【听感】 ★250mA的连续电流输出能力用在耳放上,推力效果一点也不比三极管输出的耳放逊色,可以轻松秒杀运放输出的耳放。 ★OP+BUF结构的带来的更加细腻的听觉感受确实与众不同,这也是我上面说“值”的重要原因。 ★高工作电压,大输出电流让声音更加层次分明,这次听《哭砂---黄莺莺》时,听出了另一番的感觉。 ![]() 【结束】 好这集就到这,谢谢大家。 下集因为工作原因暂时后置了,做洞洞还真是挺费时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