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电子音响科技diy制作网站

haoDIY_音响电子电脑科技DIY小制作发明

当前位置: 主页 > 音响DIY > 胆机DIY > 后级DIY >

仿古董线路300B电子管单管单端胆机

时间:2012-08-30 11:45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整机接线图如右照片,电源开关选用国产10A250V的,手感一般,但价钱便宜,如果以后用坏了再说吧,手头上没有太好的。音量电位器选用Alps电路板用的100K双联音量电位器,价格为35元一只(邮购价),手感与塑壳的一样
 



梦幻之球,是日本与香港胆友对300B这支古老的直热式三极管的美称。300B可以称为是在现代胆机发烧友使用最普遍的强放管中最古老的了,而又因为它在当今电子管发烧友手中使用如此的普遍,而又致使我们忘记了它是一只古董管,很难将其与80,6J5,VT-25之类的古董管联系在一起。单端输出可达8W以上的功率,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大的(三极管接法),这只管子能够历经将近一个世纪而不衰,而将其被为珍宝,虽以证明它的魅力所在。我个人认为他与在音箱界中的传奇设计LS 3/5A一样(见题头照片中的小音箱),也是强放管中的一个神话。

300B这只在Hi-Fi音响界中非常有名的管子与其它名管唯一的区别,就是成名机种中,使用这只管子的实在是太少了。只有最早期西电公司自己出过几款以300B单端输出的机种供电影院使用,除此之外,最近几年才有一些国内外胆机厂商开始制造300B胆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1:300B是直接式三极管,按照设计以单端输出为佳,但这样的话失真度会较大。2:单端输出的功率较小,很难提供较大功率,这样的话以商业角度不能够照顾大多数用户的使用。3:300B价钱较贵,而单端变压器因为需要考虑磁饱和问题,所以需要较大体积,这样更增加了整机成本。综合上述缺点就是:300B的机种较贵,功率较小,失真较大。

但是并不能因为上述缺点,就讲300B的音质不好,而相反就是因为300B的音色出众,所以它才享有“梦幻之球”的美誉。在西电公司早年出的那几款300B机种,及多年以来全世界众多胆机自制派的摸索中,出现了许多300B单端输出的优秀电路。而又因为300B的成品机种少,自制派对这只管子又情有独衷,致使各杂志,报纸对它的电路介绍文章出奇的多。这也给我们了解这只管子及这只管子的电路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以300B单端输出的输出电路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在300B的偏压上有固定偏压与自身偏压的不同(近几年出现了300B的SRPP输出形式,但没没有引起轰动)。而重大的区别在于300B的推动级电路,因为300B属于大功率(相较其它音频专用管)三极管,所以推动电压比较高,需要在90V左右。这就给普通的电压放大电路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普通的电压放大管三极管如ECC81,82,83,35之类三极输出就不太够用了。所以现时比较流行的推动级设计有以下几种。1:用放大倍数较高的五极管直接推动。2:采用第一级五极管输入再加一级三极管阴极输出方式推动300B,其中推动级多采用双三极管并联方式。3:第一极三极管输入,然后再采用功率管作为推动级。4:使用较高放大率双三极管SRPP方式直接动推。

以上几种是比较主流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发烧友采用了一些其它方式的推动电路,大多数都比较古怪。因为这些电路本人并没有接触过,所以在此不作介绍了。仔细研究以上讲的几种电路,以第一种用五极管直接推动300B为最直接和最简单的了。在当年西电公司出的那几款300B成品机种中也大多采用的是这种电路。第二种电路就是加了一级阴极输出级,阴极输出对电压并没有放大使用,只不过是电流的放大,这样的电路是弥补用五极管直接推动300B时感觉到推动力不足的问题。第三种电路大概在五六年前是国内烧友与香港烧友比较喜欢的一种电路,但其实这种电路并不可取,就是使用功率管推功率管。因为功率管噪音与输入输出电容肯定较电压管大,所以产生最后的失真也比较大,而普通功率管的个性(也就是音色)都比较强,所以也会影响到300B的音色(近几年的烧友已经少有人制作这种线路了)。第四种,就是用高放大率三极管SRPP方式直接推动300B的线路,是近几年美国发烧友所创,SRPP的电路就类似一级三极放大再加一级阴级输出,放大率和一级三极放大一样,而输入输出阻抗则又与阴极输出器类似。试制后觉得这种电路是较完美的,明显会胜于其它种电路,它可以使300B的音效最全面。

但是本篇文章并非介绍使用第四种线路的300B单端,而是介绍使用第一种,目的是因为这种是最早出现的300B电路,也是最简单的300B电路。使用这种线路整台立体声后级只需要四只放大管(两只五极管及两只300B),虽然它的音效并不如SRPP推动的全面,但是个人认为,中频要胜过SRPP,更有点像古董机的味道。而且对于初次制作300B后级的烧友,调试起来比较容易。如果五极管使用像6J7之类的,以后更换用6N9P SRPP时,只需要变更一点电路就行,连管座都不需要更换。

300B的应用参数很宽,阳极电压从200V至600V都可以(指的时西电原厂300B,如果有国产300B,阳极电压最好不要超过400V)。而输出变压器的初级阻抗从2K至7K都可以(一般情况下使用2.5K至2.5K之间,否则会影响功率及增加失真)。因此,300B的应用就较为容易了,如果手头有现成的东西,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本机采用6J7五极管推动,因为考虑到五极管推动会感觉到推动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在300B输出级采用的是低屏压大屏流的设计,屏极电压大概320V,屏流80mA。而300B的阴偏压采用自身偏压方式,大约为55V,这样的偏压在300B中是较低的,可这样也使推动力不足的现象得以改善。(在这里下载整机电路)。电路真的是非常简单,就好象在课本上讲解放大管工作原理的图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与需要注明的,整机零件也较少,只有一颗交连电容,所以从成本考虑也可以使用较为好些的零件。电路图是我用Windows系统中自带的“画图”来完成的,因为使用不熟练,所以只画出放大部分,电路部分没有画出来。电路采用电子管整流,之后级电容,阻流圈滤波就可以了,也没什么复杂。



本机最初设计的时候是只想做一个立体声后级,再输入端加一个音量电位器作为合并机使用。根据以前的经验,CD输入是够了,而300B这只管子又太容易受别的东西影响,所以如果弄一个前级不好的话,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可制成之后发现听CD是肯定没有问题了,采用100K的音量电位器旋到大约1点钟的位置,功率已经出来了,而再旋到三点钟的位置,感觉上已经出现削波失真了。但是如果用来接调谐器听广播则明显感觉到音量不够,因为普通CD的输出大多在1.4V以上,而普通的调谐器则低于1V。所以又给这台机器增加了一个前级,线路采用的是Matisse ATOM线路(看右图中间的那两只小管就是ECC83与81),这下就名附其实的变成了一台合并机了。这样感觉极不发烧,本身就没有制作为单声道机种,而又将前级加在了里面,而且还是制成之后另加的,不过我想以后用选择开关来控制是否接入这个前级,如果听广播的话则使用前级,如果听CD的话则直接越过前级,就像是近年来出的一些VCD机里的By Pass功能一样,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以后有时间再说吧。这里不准备讨论这部分前线的线路,以后如果有兴趣再来讨论,我们这里还是着重讨论这台300B的后级。

从照片上看这台机器的外壳是采用木壳上面放了一块不锈钢板。这是一种省事的办法,如果使用一大块不锈钢板折边处理太麻烦了,需要专用的工具,而这样就容易多了,毕竟木头比铁软。木框采用的是红木(在装饰城买的,不知道真假),小小的四根木条接近200元,回来加工成四个木框,在前边的木框上开槽,曹镶上一片4mm厚铜板(见照片),这样的目的是开关指示灯及电位器有固定处,而且比只用木框的美观一些(个人欣赏角度,我老婆常说我没有审美观念)。四根木条是用胶粘在一起的,在机内四角处需要用三角铁加固。上面的不锈钢板采用的是1mm厚的,这样的厚度承载四只变压器不够,所以在机内中央还有一根用三角铁做的加强筋。底部也是使用1mm厚不锈钢板做底板,为了配合前面板的颜色,所以四只脚垫采用的是较大的黄金色(其实是塑料的)脚垫。这种外壳是我推茬其它自制派的做法,从完成品上看效果尚可接受,可手工制作要比做一个全钢的容易多了,并且也比较结实,整个外壳的成本大约300元,外观也算是好看,尤其是和现代家具配合在一起,也不会让人有“土炮生厌”的感觉。其实我看杂志上有许多发烧友仿制的机器外观实在是那个,毕竟这是个要放在家里的东西,而家里毕竟不是个车间。如果真有特别难看的东西也可以将它外观处理处理,如果实在没办法处理的东西就将它藏在里面好了。变压器罩是一定要有的,否则变压器再发烧也不好看。我老婆就说过,看着我把玩着那些变压器,觉得那东西丑死了。



整机的布局见左图(这张照片不好,感觉上有点桶形失真,看起来直线边有点发圆),音箱接线柱,信号输入端及电源插头和保险丝全部放在了上板上,这样也是为了制作容易,省掉了在后面木板上增加一根铜板的制作。本机共设两组信号输入。在电源部分只使用一颗5Z3整流,虽然一只5Z3的电流也够了,但是如果每声道使用一只会更好些,当时考虑空间不够,而且一只5Z3的耗电也相当大,电源变压器又需要增加一组5V灯丝绕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只有一只Haltron原厂英国制造的5Z3,及一只RCA的5Z3。因为这次选用的5Z3并非普通8脚管品种,而是平板大四板(和300B的一样)的品种,所以我的选择性就少了。又因为手里有些这样的管子,可是以前从没有用过,所以决定在这台“不很发烧”的机器上试用用再说。结果在听感上并没有觉得有功率不足的现象,这也可以是相比来说的,如果有机会让我插上两只5Z3,可能会觉得不好。不过发烧友不就是这样,只要比较才觉得自己的东西不好,如果只听了一次普通双卡录音机的音质再听自己这套功放,就觉得好的不得了了呢。所以发烧友最好的办法就是配置到一套自认为满意的系统之后,就再也不去音响店了,写信给其它发烧友与他们“断交”,将以往留下的书刊杂志全部扔掉。我想也只有这样才不致让口袋里的钞票有长翅膀的空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玩笑休提,书归正传。开始了真正的焊机过程。整机线路放大部分如右图。本来设计的位置是非常宽敝的,结果后来加上个前级,致使非常的乱,大型零件还是选择焊在了焊片上,请仔细看上面两颗灰色的大电阻为300B的阴极电阻,这两颗电阻工作时会发热并且体积较大,所以特别做了一个较大的支架将其固定,支架是用耐高温及高压的聚脂板制成,然后用螺丝固定在下面用三角铁做成的前面板加强筋上,这样就比较牢固了。看得到的一堆红色WIMA方块电容大多是使用在前级上的,两只蓝色圆筒油浸电容则是ERO牌的,这牌子以前没有用过,因为这次是做300B机种,而且是仿古典线路,所以使用上了这两颗油浸电容,事实证明,效果不错,最起码说应该超过了WIMA普通红色电容。不过没有与WIMA的Black Box相比,不知哪个更强些。地方实在是太小了,否则我准备使用Sprague的油浸电容。再仔细上照片上在300B的管座上一大块黑色的方块,那是一个桥式整流块,那是为300B灯丝整流用的。本来设计的时候是全机全部采用交流灯丝供电(包括前级)。可是实际使用中发现交流声太大,使用低灵敏度LS 3/5A音箱,在一米以内可听到。以前做的300B机种不是这样,可能是这台机器是立体声合并机,所以这一部分没有处理好。虽然很认真的调校了300B的灯丝平衡电阻,但仍然没办法降低到满意的程序。所以没办法,只能后来采用300B直流供电的补救措施,5V交流经桥式整流后再经一只2200u电容滤波,正好是5V直流(如果电容太大则电压升高,否则降低)。也没采取什么稳压措施,直接就接上了。反正既然不发烧也索性不发烧了。其实没加前线前焊工是非常漂亮了,结果搞成了这副模样,真让人泄气。不过烧友本来就是要声音第一,外观(其实这也只能算内观)第二,这样安慰自己就觉得舒服多了。电源部分非常简单,整流后经过一个“派”式滤波,使用的滤波电容人日立牌的拆机电容,我是从一家显示器厂拿的,虽然是拆机件,但是都只使用过几个月,因为机器没有出厂就暴废了,所以我拆了一些日立电容回来。工厂里也有三星,红宝石这类电容,但是以日立最好。耐压400V,220u用做开关电源的滤波之用,用在本机耐压是够高的了,可是我嫌它容量太大,所以将它串联使用。是否有人会问我是不是疯了?容量大不好吗?正面告诉你,关于电子管机的滤波电容部分,够用就行,容量大了绝对不好。一般人认为容量大了交流声会小(前面的交流声是因为300B是属于直热式电子管,那个交流声是从灯丝引起的,与高压无关,而改成直流后只改变了300B的灯丝,前级仍然使用交流供电),但是交流声小到一定程序后就可以了,再小没有必要,比如人耳听到的声音最小为0db,如果现在已经达到0db的交流声,再让它减小到-10db是不是没有必要呢?而太大的电容的缺点这里也讲一讲,太大的滤波电容在开机时会给整流管造成太大的冲击,我们都知道要保护强放管,让它的高压缓慢上升,延时供电之类。难道不知整流管同样有这样的现象吗?太大的电容充电过程简直就像短路一样,在整流管灯丝还没热起来之前,让它的灯丝与屏极短路也是会大大影响它的寿命的,而现在的整流管也不便宜,就像全新带盒的RCA的5Z3我在广州看到要卖超过100元的。如果你使用的是旧装西电274B,你又会如何呢?许多国外烧友都是使用4u或8u的电容做第一级输入,经过阻流圈后再加上一颗稍大一些的,但也不会超过100u。现在一只旧装全新西电274B在eBay的价钱都达到350美元了呢。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滤波电容太大,则在关机后放电极为缓慢,有时竟然超过一个小时仍然有高压,那是因为强放管阴极温度已经下降,阴极已经没有电子可以发射出来,所以高压一直加在阳极上下不去。这样长了就会出现俗称“阴极中毒”。试想一只贵价功放管的寿命因为滤波电容太大而减少一半,又会如何呢?而滤波电容太大本身也很贵,可是在实际中又听不出来什么区别。所以在胆机中不要迷信晶体机发烧友的经验,还是以实际为本。而且古老的名机中,往往滤波电容的用量要比现在机中小很多的。在电容上并联电阻来在关机后给电容放电也是一个办法,可是如果电容太大还是会延长放电时间,如果阻值太小,则消耗掉太多功率,又让滤波效果减少。所以还是一句话,滤波电容够用则可,不要求大。以往有一次有仿制Quad II机种时的经验是开始选大的,后来在制成后调试时逐步减小,直到达再不能小,否则会听到交流声时为止。这样我想是最好的方法。看上面照片左半的大四脚管座即为5Z3的管座,上面有一个焊片是为了提供辅助高压用的。因为前面提到过300B的工作条件很宽,所以在制作电源变压器时不一定非要只有一个高压抽头,可以多抽几个不同的,以备以后更换300B工作状态更变。#p#分页标题#e#



整机接线图如右照片,电源开关选用国产10A 250V的,手感一般,但价钱便宜,如果以后用坏了再说吧,手头上没有太好的。音量电位器选用Alps电路板用的100K双联音量电位器,价格为35元一只(邮购价),手感与塑壳的一样,声音效果没有感觉与塑壳的有区别,但是我想最大的差别可能是寿命的长短,毕竟塑壳的是全密封的,可能寿命会长些,如果用塑壳的需要70元。我使用过美国产(不知牌子)的级进式电位器,自己焊的电阻,也是全密封的,外观也相当不错,可是在信号切换时嗽叭里的噪音很大,我想可能是电位器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级进式的还不会玩,是不是需要特殊保养之类,搞不太明白。信号切换开关选用台湾产的三档切换,质量尚可,手感也还可以。保险丝选用普通3A的就可以。因为整机电路比较简单,如果仿制不做前级就更简单了,这里不多说了,需要注意的就是300B的管座会很热,所以最好不要将零件直接焊在300B管座上,尤其是阻容零件,因为电阻和普通交连电容会因温度第数飘移影响工作点,而电解电容在高温下很容易老化,影响使用寿命。音箱接线柱与信号输入插座全部选用台湾产的,价钱合理,比普通国产的要好一些,而且外观也比较漂亮一些。整机焊制就算全部完成,调试的时候也比较简单,只需注意300B的工作点是否正常,如果另外采用其它300B工作状态的话就计算一下300B的屏耗是否太大就可以了,推动级一般都没有问题。交连电容可以做点文章,并一颗小的看看有什么变化,我这里太乱了,所以没地方并上去,我还是想有时间将小容量的Wima Black Box并上去看看,因为感觉上一般的油电容比较慢,而WIMA比较快,这里已经用油的了,再并颗小的看看会不会好。记住在刚开始工作的几天一定要经常检查各工作点是否正常,还包括300B的灯丝电压是否正常,工作几十小时之后就应该稳定了,任何一台新机器在前几十小时都是不正常的。以前欧博的M100使用的是国产的EL34,就是因为不稳定,在头100小时之内经常损坏,所以使返修率很高才换用的是俄罗斯出产的EL34。这是我个人的推测,因为我身边的烧友使用国产EL34就有许多在头100小时之内坏掉的。个人感觉俄罗斯EL34音色并不会超过国产的,但是确实是比较结实。这里闲扯一句废话,曾经北京电子管厂生产过一批EL34(印字是用磨砂的),听感要强过曙光厂的EL34,不过这也是我的感觉,因为并没有做过AB对比,只是感觉挺不错的,也可能是因为品质太差,所以只生产过一段就停产了,我曾经买过四支,现在只剩下一只是好的,另外三只全坏了。现在市面上也很少看到这种东西,所以剩下的那一只算作个收藏吧。

输出变压器仍然选用日本Z10硅钢片,0.35厚,30*52铁芯,初级用0.23漆包线绕2700层。次级使用1mm漆包线绕160及180圈(8ohm及11ohm)。电源变压器与阻流圈为介绍了。关于变压器是另外一个话题,以后如果有时间的话,会专门就这个话题制作一个介绍。

其它的管子还有些选择,300B的选择实在是太少了,西电的300B不是不好,可是太贵了。曾经在北京听过一次西电的300B,分析力极强,每个细节都给你交待清楚了,而国产的300B素质也应算相当不错了(比较起国产的其它强放管),可是比起西电的仍差一大截。但也不要以为国内只有曙光厂生产300B,据我知道的就有桂光厂也生产300B。见照片,左边的即为桂光新出的铁屏300B,仔细看铁屏上还有两个通气孔,以前桂光生产的300B中是没有这两个通气孔的,那时打电话到桂光厂,厂里的人极力说这种比较好,确实听感不错,他们没骗我。出厂时带测试数据,而且是配对出厂(将两个纸盒粘在一起,我实测过确实是配对的)。这点就比曙光的强。从厂里买每只不到350元也比曙光的便宜一些。但是唯一感到不同的是它的应用数据与曙光的不同,而曙光厂的数据是与西电基本类似的,所以按照西电的数据做出来的功放如果插桂光300B的话,阴极电阻需要变一变,以我的经验是稍微变大一些。而它的音色也是与曙光厂的有些差别,它比曙光300B要细一些,中频感觉更好,可是没有那么亮,也就是说不像曙光厂300B一样感觉出功率。本来300B单端功率就小了,就算声音再好可是功率再小一点也不合适,所以以我的脾气我会选择曙光厂的300B。可是老宋宁可更喜欢桂光的。其实也只是话里讲出来的,真正试听两只管的差别是不大的,大约还算是一个档次的东西吧。曾经听过桂光厂出的钛屏300B,屏极是白色的,每只500元,真是不错。同时有这两种管子的优点,可是价钱也贵了一些。但据厂里人说,寿命还长了不少。国产300B的寿命具体有多长,没有人说的出来,包括厂里的人,具传说可以达到一万小时,但也听说过可以达到三万小时。我认识一位烧友,他的一台300B后级放在音响店使用,每天开机8小时以上,已经连续工作两年多了,管子上面已经烧黑了,可是管子没有一点老化的现象。并且它那台机器的屏流为90mA,这样说来300B的寿命算较长了,如果以寿命来折算价钱,那300B也不算是太贵。三万小时不敢说,一万小时应该是可以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左至右分别为:
Mullard EF37A  Mullard EF37A  Beckman 6J7  Mullard 6J7G  Thoenix 6J7  Brimar 6J7  RCA 6J7



试听中比较仔细听的是Mullard EF37A与RCA 6J7,因为6J7是RCA设计并开始制造的,所以其它管子完全是仿造,以计算机的行话来说,RCA的6J7为原装机,而其它品牌的全部称为兼容机。两种管音色完全不同,RCA是刚猛,推动力足,但声音较粗。而EF37A则中频极丰满,整体是比较细,但是感觉比较无力,更像是古董管。虽然我没有听过当年西电设计的用WE310A推300B是什么音色,但个人感觉也应该是推动力不足,而声音较细,中频较好。基于这个原因,我选择了EF37A。其它的几种管子效果都可以,没有一只插上去感觉听不下去的,但因为没仔细听,所以也评论不出来什么。EF37A有两种外壳(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但也没有听出什么不同。在以前看到香港人写的东西说直上直下的那种要比葫芦形的古旧,也更值钱。这只管子香港人俗称“大红油”,据说价格不菲,但具体多少,我也说不上来。这只管子在工作时的屏流极低,只为1.5mA,又因为是古董管,管壳较大,所以管壳温度也极低,大概也就是三十几度,用手指摸着有一点点温。可是煲这只管子需要很长时间,现在我这台机器上用的是一对使用过2000小时的EF37A,才感觉刚刚好听起来,中频更丰满了,声音取向与LS 3/5A更相似了。如果使用其它的五极管代替6J7也是可以的,曾经看到杂志上有用6SJ7的,我身边也有人使用EF86推动,EF86推动它效果也不差,虽然这只管子体型较6J7小很多,但从参数上看还是非常类似的。

从左至左分别为:
Toshiba 5Z3  RCA 5Z3  一只什么美国牌子,印字太模糊,看不清的5Z3  Haltron 5Z3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Haltron这个牌子我在写仿制马兰士8B文章中介绍过,它是一家英国的电子管公司,早期的时候以自己生产电子管为主,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变成了一家选管公司了。其中区别是它自己生产的还是它选来的管子有两种区分方式。第一种为它自己生产的印有“英国制造”的字样,而选来的则往往没有注明产地。第二种为它自己生产的管子上的印字是有点发黄的粉字(粉是指粉沫的意思,并非粉色,指如果用手指仔细擦就可以擦掉的意思),而选来的管子多数为白字了。这只5Z3是它自己生产的,因为生产时间过久致命有一些除气剂已经有些发白了,但是并不影响使用,只要管子没漏气就可以,并且这只是新管(带原盒),还有大片的除气剂,这几只管试听的结果以RCA的5Z3最为全面,但是仍然是老毛病,就是感觉比较粗,要论说声音最细的却是Haltron的5Z3了,而最好听的也是Haltron 5Z3,音乐感与分析力也非常强。那只看不出牌子的美国5Z3声音不好听,有点像近年美国产的手榴弹5AR4,虽然外观挺漂亮,但声音不行,连日本的Toshiba都不如。最后说说这只Toshiba的5Z3,这真是一只好管,透明度极佳,而且感觉没有个性。说没有个性就是指不会因自身的音色影响300B的音色。而分析力在四只管中是最好的。可是,出身太下贱,是个Toshiba牌,所以也影响了它的价格,应该在几十元就可以买到了。目前使用的是Toshiba的5Z3,因为其它的管子太少,有点舍不得用,并且300B是新管,还没有煲熟,而5Z3热身速度很快,待300B煲熟之后再用RCA的或Haltron的不迟。在这里说一句,300B既是一只个性很强的功率管,又是一只没有什么个性的功率管,它很容易受其它管子的音色影响,所以在其它机种上换整流管的效果远没有在300B上换整流管的效果明显。所以如果有人使用300B机而用国产5Z3整流的话,建议使用日本产的5Z3,因为它们价钱不高,而在别的机器上与国产管听不出来的差别却在这里差别很大。同样的一分钱一分货,在这里就好象一分钱两分货一样。所以像西电274B之类的贵价整流管也只用在300B机器上,如果用在像EL34之类的机种上,可能就显不出它比其它贵价整流管胜出许多的特点了。

文章写到这里应该已经结束了,但是在这里补充一句。我个人仍然认为以6SL7 SRPP方式推动300B是为最佳选择,虽然上面这台机器是我目前正在使用的机种,但我使用的时多数是用来听FM广播,FM广播的品质再高也远远不及CD音质,而这个机种只是好玩,并不求音效多高。甚至里面没有用到任何发烧级的零件。总体音效我是认同的,是比较适合LS3/5A的那种,中频非常动听,而高低音也比较出色。如果有人喜欢将300B做成完美的话,我还是建议6SL7 SRPP。稍后我会另外做一篇6SL7 SRPP的文章,单声道后级,那台才是真正的发烧级设计。以听音来说这台是好听好玩,那台是全面,而且认为将300B的音色发挥无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