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个SUMO NINE仿造计划,从筹备到完成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原因一方面是今年无论公事或私事都比较繁忙,更主要的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实在是有限,以至拖了那么长的时间才得以完成!!
SUMO NINE仿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既有技术方面也有其它方面的,可喜的是都得到了坛上热心大侠的点拨与帮助,使计划得以顺利推进并完成,特别是Jiahuayan 贾兄赠送了4个试验用的MJ11032,还代付了邮资,借此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要规格指标
电路选自:SUMO NINE;
输出功率:约30W;
失真度:待测;
体积:非标.
...........
按照国际惯例,先上几张选美图.....欢迎拍砖(因为家里的小别墅还差个围墙没建.....)








第一章:电路板制作
之前在论坛上学习了热转印的制作方法,但动手做过几次后觉得不怎么满意,主要是因为没有使用专门的作图软件画图,使用WINDOWS的画图软件做出来的图线条较粗,有锯齿纹. 尽管如此,还是将这个还没完全学上手的技能应用到SUMO NINE的仿造中,权当一次实践机会.....
去年的年底无意间让我碰到了原机的散热器,所以这个电路板根据原机的散热器来制作.见图:

转印完成后的效果

腐蚀完成后的效果

涂抹松香液后的效果

安装功率管对孔

安装功率管对孔

OK!!主PCB制作完成!!

试验用的IC是塑封的LF412CN.下来也计划找个金封的试试,看声音能有多少提升
原机使用的功率管是三肯2SC1831,已经停产多时难以找到,这次仿造选用的是功率更大的MJ11032
吃过饭上公园爬山散步顺便检查一下工程进度.....回来继续上图:
制作稳压电源PCB.....


第二章:安装与调试
1、安装
虽然手上有原机的散热器,但由于没有找到原机的金封管安装管座,所以只能采用雍根焊接法,将元件焊接在PCB的铜箔面.....其实这种焊接方法是我,相信也是很多坛友比较乐于使用的,因为调试起来焊拆元件最为方便!! 

试验用的LF412CN

电路焊接ING......



焊接完成的电路板


多功率管并联的意义在于分担工作电流.这个SUMO电路确实够环保节约的,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甲类功放.
每声道是用10个功率管,之前因为管子没备足所以先装了8个......
哈哈欢迎老牛版主光临指导!!
这个“螃蟹”样子确实不怎么样,但电路设计真的很特别很有新意!!
外观做成这个样子是不得以的办法,因为金工方面能够动用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 
2、电源
纵观整个SUMO电路,信号放大部分可以说比较简单,但电源部分就相对复杂。全机总共需要4组独立的主电源和起码一组供运放使用的+--20V稳压电源,这就要求所用的电源变压器首先要有足够的输出绕组才能胜任。偶然的机会让我找到了一群基本符合电路要求的牛,使电源的问题迎刃而解!!! 
根据资料介绍,SUMO NINE为甲类设计,按照常规思维,本机使用的电源变压器必须具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为了充分满足这个需要,决定每声道分别使用一个电源变压器,同时把剩余的两组大电流绕组采取并联的方式以增大输出电流。这样一来就需要对牛牛进行一个小小的手术........
即将上岗的牛牛

手术ING.....

改造完成

手术非常简单:开刀破膛之后,找到目的绕组,然后将中心抽头分开,拔掉多余的引出线,再将同名端焊接在一起就OK了!!! #p#分页标题#e#
这里要说明一下:关于供运放使用的双20V稳压电源,这里没有采用原机的电路,而是使用了LM317/337来代替.....见图:
主电源整流与LM317/337稳压电源

主电源滤波电容组

正式上机之前先上电测试

3、调试
手上包括网上关于SUMO电路的介绍不多,原理图上也没有标注各主要工作点的数值,这使调试增加了不少的难度,整个调试过程如同摸着石头过河.......先上图,明天继续...
接昨天的话题.....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制作,为了避免发生意外,调试开始之前,规定的动作自然是免不了的:先上电对各组电源进行一次全面检测,一切正常后要进行放电处理才能上机连接,在两组主电源上各串入一个电流表用以监控电流之用。确认接线无误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通电调试!! 
通电之前还有一项工作必须要做,就是将两个调整电流用的50K电位器调至最小,也就是说使其两端为最大阻值,原因不需要多说了吧! 
好!一切就绪,调试正式开始!!
通电!电流表显示电流在正常的范围内(这下放心了);测量输出端电压不到1MV,OK!第一步成功了!! 按照拟定的程序,第二步:分别调整两个50K电位器,将每臂静态电流调整为150MA也就是每个功率管大约30MA。等待片刻,电流表显示电流非常稳定,再测量输出端电压没见变化,触摸散热器没有多少温升......呵呵调试相当顺利!! 心中一阵暗喜..... 也许有人会问150MA的电流会是甲类吗?其实我也有同样的疑问,没办法,受传统甲类思维的影响。下来当然就是上信号试效果了,保险起见拿了个电脑音箱做试听.......
一曲《渡口》响起,伴随阵阵鼓声,电流改变了平静的态势,上窜下跳,幅度竟然超过10A!!不一会就直冲云宵,超越了电流表20A的量程.....没有任何思考余地,紧急关机!!散热器温度已急剧上升! 天啊!!!才几W的输出怎么就!!!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下来当然是原因分析了,从电流急升而声言没有发生变化来看,功率管击穿短路的可能性不大!这点马上就可以验证。待散热器温度回复常温在不输入信号的情况下重新上电,电流表均显示150MA且平静如镜,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第一次上电让我见识了SUMO NINE汹涌的电流,也让我得知SUMO NINE的静态电流并不像一般甲类电路那样恒定不变!而是随着信号电平而变化的。围绕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大的电流这个问题,开始重新审视原理图并反复翻阅仅有的资料,试图从中找到答案。后来从坛上CWW11老兄的帖子中得到启发。CWW11老兄设计的一个电路与SUMO NINE极为相似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25738&highlight=,他在文中写到:(电路)“在较小的静态电流下,就可以处于甲类放大状态”。再联系电路进行深入分析,原机没有采用温度补偿电路,说明电路的静态电流不可能很大。看来问题很大可能是出在静态电流设置过高上!下来的试验很快就证实了这个推断。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一切就变得顺利了!!经过十数次的反复实验,将静态电流从原来的150MA逐级下调,其间如是多次出现电流窜升现象,由于有之前的经验,每次都化险为夷!! :victory:也曾试过将功率管射极电阻加大至0.47R,以抑制电流,但效果不明显;也考虑过加装温度补偿电路,但深入研究原机电路后否决了这个想法。最后还是根据原理图上的5A保险作为峰值电流的上限来调试设置静态,将每路静态电流调整到10MA内,使用大功率输出,峰值电流再不会突破5A这个范围,长时间连续工作也没有出现电流失控窜升的现象。呵呵!!可以肯定这个工作点离原机不会相差太大了!!:victory: :victory:
这里要多加说明一下,原理图上那个5K的电位器其作用是用来调整峰值电流的幅度的,不过效果并不明显。
至此,电路的调试暂告一个段落!!!项目转入于我而言难度巨大的机箱制作阶段........
调试的阵容不少,难以在工作台上操作

静态电流调整为每臂150MA

接入信号试听

静态电流调整为每臂70MA

接入信号试听监测电流变化

静态电流调整为每臂10--20MA
#p#分页标题#e#
调试初步完成

第三章:机箱制作
对于我等既缺工具又缺材料者而言,制作一个机箱比装调几套复杂电路难度还要大!!所以一直以来在材料方面我都是不管好丑只要顺手,有什么就用什么,那些材料加工容易就选那些,这次更不例外。或许因为如此,做出来的东西反而显得个性飞扬..... 
几部使用中的个性化作品..... 



1、材料准备
为了给这部"SUMO NINE"建个稍为像样的家,2009年某月的一个星期日,带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来到朋友开办的一个小厂,少有的专门去车间转了个圈,看到一个报废电器上的支架似乎适合用在"SUMO NINE"上,于是马上命人拆下......回家一比对,哈哈,仿佛就是专为我的"SUMO NINE"准备的!!! 
开孔后

安装支架全部材料

变压器固定

2、机箱合成
看图说话。。。。。







MJ11032确实是非常不错的管子!!当初很多烧友对其趋之若婺,不仅动态凌厉而且量感丰富,在这个SUMO NINE中也表现得非常出色。。。。。。 


SUMO NINE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设计!!请朋友画了个PCB,达林顿管和普通管兼容。 图中还有错处没有修改好的。
SUMO NINE (第一稿)

该电路中点非常稳定,开关机没有任何冲击声,原机就没有设喇叭保护电路的,所以就不多此一举了。。。
继续SUMO.......
试试使用2SC1831的效果.


刚腐蚀好的电路板......... 


继续SUMO NINE....... 
使用2SC1831(原机型号)功率管的SUMO NINE正式动工!!!


继续SUMO NINE.....
刚收到的驱动级PCB... 感谢当我遇上你老兄百忙之中帮忙画图.

继续SUMO NINE......
安装进行曲!!! 


外出几天,回来继续SUMO NINE...............
今天焊的板子.

R33没什么特别要求,用1/2W的就可以了.电源接入改为下图那样,记住正电要串接一个10R电阻噢.
#p#分页标题#e#
开声啦!!!恭喜恭喜!! 
电流500MA没过??放大点输出功率试试看,电流马上就来了!!!
运放有直流??是测运放输出端对地还是测运放输出端对功率管射极电阻另一端??
每臂静态电流300ma的话太大了!!!如果加前级以中功率(10W左右)输出电流很快就窜升的了!!把电流降下来再调试吧。建议先详细参看我帖里68#关于调试方面的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