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电子音响科技diy制作网站

haoDIY_音响电子电脑科技DIY小制作发明

当前位置: 主页 > 音响DIY > 功放DIY > 后级DIY >

呕心沥血 旗舰功放出航(参赛)

时间:2012-09-22 22:28来源:hifidiy.net论坛 作者:zlhl2003 点击:
五月一日 大假 早上起了个大早,对机器进行最后的组装,一个上午还算顺利,装好后出门找门卫进来帮忙把机子抬到桌子上(太重了,一百多斤啊,一个人是弄不动的)。再次接上音箱,开音源,咦,左声道无声,这时的我身

装一台气势恢宏,又不失漂亮的鸡鸡,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梦想终于变成了可触摸的现实。 这就是我曾经的梦想,如今的现实(点击图片放大可以看得更清楚点)


 

对于我等工薪族来说,把梦想变成现实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漫长过程,整机从开始行动到最后完成,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在这里我把装机过程及其中的酸甜苦辣与大家一起分享,有点长。由于本人是菜鸟一个,文中的口水话题多于技术话题,技术话题也可能经不起大家的推敲,但这是我在装机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欢迎大家猛拍。 装过大鸡的朋友都清楚最困难的就是搞机箱了,我也正是从机箱开始漫长的装机的。机箱不外乎就是散热器和壳体,先搞散热器吧。自此,我的业余时间很大部份都在城隍庙渡过。 散热器首先考滤的是二手货,但几天下来并未发现满意的,不是品相不好,就是难以找齐两声道的。曾看中三个漂亮的银白色散热器,但只够一声道的,一问老板。这种散热器可遇不可求,以后要想找齐,基本上很难,只好放弃。二手的不好找,就忍痛放血买新的吧(预算狂涨一节,谁叫脑壳都被烧昏了呢)。

打算买新的,这就好办多了,还是城隍庙,半天时间下来,看中了下图这种巨型散热器135*125*240的体积。算了一下,做一台机机每边要四个,两边就要八个,一个170元,8个就要1360元,贵啊,有点消费不起了。有家室的人,每一块钱都是有计划的,每个月关了工资,除去上存银行还要下交老婆,加上水电气费和网费等等,所剩的也就只够买6个散热器了。一下买不起,咱不能分批买吗?在这里发扬了广大烧友[攒]的精神,每个月我买两个,这样经济上也能轻松负担,又能体验[攒]的乐趣(实在是无米之举啊)。当即付钱抱了两个回家,用厚厚的软布包将起来,像神仙一样把它供起。

 

四个月过去了,当8个崭新的散热器被整齐地放在地上一看时,才发现当初的想法太过简单,由于单个散热器尺寸较大,光两边散热器宽度加起来就达到270mm,这样一下来,中间放下变压器及其它组件后,整机的宽度太大,造成整机的长宽高比例失调,太难看。看来要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做到二都兼顾,既能放下变压器,又不影响整机的美观。那一段时间有事没事就往大发电器市场跑,好在单位距大发极近,有充分的时间去闲逛,几天时间,饱名机无数,最后参考麦景图和BASS的外型:每声道只用三个散热器,而变压器和整流桥及软开机放在机器的前方,这样就可大大缩小整机的宽度,这样的造型也比较少见,别具一格,最后整机的尺寸为深520mm 宽480mm 高270mm(这样的构架造成的后果就是预算再一次增加,多了两个散热器在坛子上没卖脱,送朋友了) 散热器和整机大体构架搞定,接下来就是令人头痛的箱体了,头脑里有了机机的大概形状,但要变成施工图纸和成品还需努力。箱壳的设计制作更是一波三折,最初的想法如下图(效果图)

 

 后来仔细想了一下,三个变压器壳很不好安装,就放弃了这个方案,最后变成设计图上的下图(效果图),

 

下载 (114.13 KB)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2006-11-11 16:42

 

 三个变成一个,这样安装就方便多了。那一段时间于天脑壳里想的就是机箱的样子,回家上班没事就在电脑上比画。几天下来,头脑里的想法终于变成了图纸(以下是部份箱体的设计图)


 

 

在设计图纸时,已抽空逛遍了大半个成都,找到了一家钣金加工部(位于厂北路和二环路交叉品附近,那里有几十家钣金加工和线切割之类的小厂,做机箱很方便,我的铝板也是在那里买的。在这里我会把我买材料的地方告诉成都的烧友些,以方便购买,免去跑冤枉路之苦,均热铜板是在一环路沙湾附近的生资市场买的,从西门车站往沙湾附近走的右边,快到沙湾横跨桥的一个铺子有卖)。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拿着我的图纸,找到钣金加工部,把我的要求一说,图纸交待清楚,老板发话:一个星期取货。交图纸时我再三叮嘱,此物非一般用来放东西之物,一定要求美观,眼看要无接缝,你不给他说清楚,取货时可能要欲哭无泪了。最后要求喷塑黑色。全部使用的是2mm的铁板,上盖板用的是3mm的铝板.

 

接下来就是天天掰着手指数天数,好在十个手指还没数完,机壳就到手了。看着机壳那是相当的满意,做工不错,回到家里,先把散热器和壳体简单地组装在一起,哇,那个气派啊,整个机箱看起来就两个字:霸道。抽空到美工部去刻了几个字印在变压器壳上,这下就更漂亮了. 接下来就是天天摆弄这些玩意儿,并在网上发过机箱的效果图,八路兄曾针对机箱的散热提出过意见,结合装机后的情况一想,的确有不妥之处,要改,底板好说,自已用手枪转多打了几十个洞,而变压器壳再一次成为失败之设计:几个变压器工作时多少有些发热,还有四个整流桥一个软起动板子,而变压器壳�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p#分页标题#e#


五月一日 大假 早上起了个大早,对机器进行最后的组装,一个上午还算顺利,装好后出门找门卫进来帮忙把机子抬到桌子上(太重了,一百多斤啊,一个人是弄不动的)。再次接上音箱,开音源,咦,左声道无声,这时的我身上的冷汗一下就冒了出来。很快就查出问题来了,是输入线脱了,简单,身上的汗也收了。这种接线端子压得再紧,线动过去动过来的都容易脱落,在这里友情提示一下尽量把线直接焊入板子,少用这种接线端子。

由于我想以后方便调试电流,可调电阻是在上方,而接线端子正好就在下方了,同时也被输入电容挡住,根本看不见,忙了半天也没把线接上,最后只好把板子拆下,重新焊好线,安装完毕,通电,惨案终于发生了,只听变压器一阵狂叫,大惊,立马关机,百思不得其解,冒险再开机,只听一声脆响后,一股清烟直上,这下人毛了,再关再开 整机没反应了,一查,初级保险烧了,换一个保险再开机,又烧。整个头轰的一响,全身冷汗再次狂冒,这下问题大了。木了好一会,人才清醒过来,把左声道的散热器连板子一起拆下,对我这样的菜鸟来说装机相对容易,要检修就太......没办法 死马当活马医,仔细看了看板子并没发现哪里被烧了,用上放大镜也没发现问题所在,明明听见炸裂的声音,也看见了冒烟啊。冷静下来后仔细分析,造成如此大的反应,反复烧保险,可能是电源或电流放大出问题了,本人水平有限就只能分析到这步。查电源正常,还有就是电流放大部份了,好在这部份零件不多,我KAO 我用笨办法还不行吗?不是另一声道还是好的吗,我一个一个零件查不就OK了吗?首先是电阻,表面无异,既然有脆响,也有冒烟,如果是电阻有问题肯定是看得出来的,剩下的就只有功率管和推动管及温补管了,先测好声道,再测坏声道,发现问题,正常声道功率管B E脚之间的阻值都是M欧级的,而坏声道中有一对管子只有几十欧,无疑就是这对管子短路引起变压器的狂叫,怎么会烧了呢,装机前不是好好的吗?不行还得查,再查,发现D669对散热器短路了!!!!!

 

终于查出这次惨祸的真凶了,云母片。 这真是一片云母片引发的血案哦。有人奇怪了,怎么会呢,我也觉得奇怪,仔细研究了一下,终于有所发现。D669背面大部份都是绝缘的,但在孔周围有一圈金属导体,而云母片的孔又过大,这样上管子时锣丝一拧紧,D669中间金属部份就有可能接触到散热器造短路,而这种可能不幸被我变成了绝对。这次事故并没造成D669的损坏!!!问题查出来就好办了,只好重新买一对换了暂时用上。郁闷了一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起个大早前往城隍庙买管子,到了才发现,NND,五一大假 全体商家放假了,只好悻悻回家,突然想起,不是还有一台好的垃圾功放吗,用的就是这对管子,先拆下用起,不敢再用云母片了......后话不说了,我的功放重新开机,一功都OK了,这一刻好像是乌云散去,天空一片晴朗,心情比才装好时兴奋,因为我,一个菜鸟,修好了一台功放。 装机时也出现过新手装甲类机最不好处理的交流声问题。刚装好时白天距音箱半米左右有可闻交流声,很是令人心烦,

本人一直对一点接地,接地环路理解不清,觉得它太过抽像,太过理性化,不是像我这种感性之人容易理解的,只好上网请教,有幸得到和坤大人指点,在输入负端接一电阻并电容到机壳,几经试验,如下图这样接法交流声降到最低,夜深时左声道紧贴喇叭才听得到极轻的交流声,右声道几乎没有可闻噪声(图)整机静态电流最后调至每管450MA左右,散热器温度可能有近50度吧(测试方法同上),等天气冷了再调高点。 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的机机正式投入使用,我的垃圾设备如下: 音源:步步高DVD 前级:自装NE5532放大 音箱:里程 后级当然就是我的这台宝贝了。对比机子是仿英国路遥机 说听感其实都是很主观的,这里我只说说我的感受,整机中高频段较均衡,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此机的低频很是出色,无论是厚度,还是力度都很令人满意,整机最出色的是控制力相当不错,大动态时从容不迫,稳扎稳打,一付大将风范。至于音色方面,就是仁都见仁智者见智了,说实话,我并不喜欢此时系统的中频的音色,稍淡了一点,这肯定和我的音源特别是前级有关,俗话说得好:后级出力,前级出声嘛。在新前级未到位的情况下,只有在后级上下功夫了。随着开机时间的增多,声音慢慢给人感觉变得更厚实点了,中频也有所改善,稍稍出来了点味道。一个多月过去了,整机的状态已完全稳定下来后决定对机子的输入电容调整一下,因整机才装好不久不便也没米进行大量调整,(等过段时间米袋涨了,想把大管换成21193/21194,推动换成K214 J77,并加大推动的电流,各位大虾不知可行否)只暂时换换效果比较明显的输入电容试试。 下图是试用过的几种输入电容,其中有RIFA420 WIMA MKS 国产新德克MKP以及意大利和美产电容.几经反复对比,最后得出个人结论:WIMA和意大利产的电容表现最差,两个电容的表现可以说是南辕北辙,WIMA MKS的声音较实,但严重的发木,意大利产电容却像是一个泼妇,后来突发奇想,这两个电容既声音完全想反并在一起会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有可能会综合它们的好处呢,结果并没有想像的那样,1+1并没有大于2, 最后变成1+1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呕心沥血 旗舰出航(参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