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电子音响科技diy制作网站

haoDIY_音响电子电脑科技DIY小制作发明

当前位置: 主页 > 音响DIY > 功放DIY > 前级DIY >

关于虫虫小林音调板的制作

时间:2012-09-24 17:57来源:hifidiy.net论坛 作者:寻欢作乐 点击:
本要试各种IC不同声音的风格,因时间关系,每天只能试到1-2个,没有来个大比武,不敢在此乱吹水,而且是边试边收集一些老IC,试试是不是如前辈们所说那样,现已收集到有如下IC:飞利蒲NE5532,大SNE5532AN,LF353,NEC4558C,NE
首先要感谢万能的论坛,和无私的虫虫小林,这个音调电路才可以制作成功,本想等到机箱都不得装好才写这个帖的,但机箱的金工时间还是不够,要玩跳票 先上来讲两句.
先来小林的电路原理图:我也懒去考究谁是原创者,反正易调节器校就好,合适我这等懒人.
电平放大:

1111.jpg

伺服电源;

11112.jpg

反遗式音调:

11113.jpg

用HP1012激打打出的A5转印纸,

制板.jpg



按音调纸的尺寸锯下敷铜板

IMG_6181rmhj.jpg





在转印前,用细砂纸(400目以上)轻轻擦光铜板面,套上转印纸,通过用电烫斗来回加热后转印到敷铜板上,这是印后效果.还好!细线也没有断线,如果有的线条不理想,用细尖油性笔加加,修正线条.;然后在塑料盘内倒入已加热了的(100度)水内加入三氯化铁,将板放入其中,不停摇动,正常15分钟就可完成全板反应.


IMG_6202rmhj333.jpg

由于小林设计得好精细的线,在转印时线条受热稍有不匀就会断线,所以在转印时切记要来回地压到每一个地方,等到板全冷却时再揭去纸,揭纸时不要太快,轻轻地,当见到有断线可按原位盖下,再来回烫几次,直到全部线条确保到板上为止.

rmjhsrc 制板.jpg



制成板后,用酒精或印剧专用的洗车水或天那水将板上炭粉清洗干净.

洗净后涂是松香水,将电路全部镀锡,同时可防止细线的中间断裂,就算有,也给出镀连起来了.



IMG_6260.jpg





镀好锡后再用1MM有转钻子钻孔,电容脚用1.5MM的来钻,从有铜的那一面向下钻,这样孔的边铜会漂亮些.钻完后再用洗车水洗一次板,这样松香水也洗掉,孔屑也清去,使板面整洁如新,等做下一关系密切工序.

untitled11.jpg

为了方便于安装,我们当然要将原理图图标对应地印在电路板的背面.原有小林的图是个正面图,我们可以将其在图画的工具里反转后就成了,然后打印到转印纸上,按已钻好的孔对好位,转印就同上.


IMG_6238.jpg
下载 (24.8 KB)
2010-1-10 13:39



印上图标的板就不易装件时出错,而且买卖相上好似更专业点

以上做好之后就找元件了,这可是个难题,你可地论坛上找到好多好的补品,让人流口水的补品,对于我们这些无米之人只能望补兴叹!!!只好在元件配对上下功夫,或找些拆机品,多测试多配对来应付,但后来发觉配多也非常耗米的,比如说:国产的双联电位器,能做到双联值误差在1%的要百中挑1,然后测试手感一致的也难,后来想想用小日本的ALPS,结果发现手感一流,阻值也在10%的误差,但价格却要10倍价,;要配到1%的误码差就情愿做个23档的自制电阻器了.介格相等了,只恨自己太无米,也恨国产太不争气)后来卖零件的老板大发善心,将一箱国产电位器送到我面前,任选 我在500个中选了20个,才1元一个,我要感谢老板和上帝!

以上做好之后就找元件了,这可是个难题,你可地论坛上找到好多好的补品,让人流口水的补品,对于我们这些无米之人只能望补兴叹!!!只好在元件配对上下功夫,或找些拆机品,多测试多配对来应付,但后来发觉配多也非常耗米的,比如说:国产的双联电位器,能做到双联值误差在1%的要百中挑1,然后测试手感一致的也难,后来想想用小日本的ALPS,结果发现手感一流,阻值也在10%的误差,但价格却要10倍价,;要配到1%的误码差就情愿做个23档的自制电阻器了.介格相等了,只恨自己太无米,也恨国产太不争气)后来卖零件的老板大发善心,将一箱国产电位器送到我面前,任选 我在500个中选了20个,才1元一个,我要感谢老板和上帝!

继续!电容的配对:当时找不出更好的电容,在德国机拆了几个瓷片,又觉始终是瓷片,好不到那里! 把小容量买新的聚苯乙烯,把瓷片全换下.下面是配两个ELNA的情形:



IMG_6303.jpg

电容在测试时发现一个新的问题,(其实不能算问题,只是两种表的误差太大,使我迷惑不解)在FLUK的表测的值要大2-4个UF,在胜利表测是小,测国产电容时值较为相符所标,测ELNA就如上图,明明标的是22UF,结果出来是18.75,(我手里只有6个ELNA,这两算大和接近,余下偏差超1.5UF)而FLUK17B则是20U不足,测一些旧机的红宝石1UF时胜利表是1.0XXUF,而FLUK则小于1.2UF,
我还不死心,测德国西门子的两个(手头上只有两个)C19/C20----1UF/MMK来测,在胜利表上测得是0.972/0.981UF,我得出一个这样的想法,#p#分页标题#e#现在的日本货也缩水了.国产的表也是不错的.
有的人可能说我买了假的ELNA,于是我又只能给出相片上来,大家帮忙,我不敢说真假,怕误导


IMG_6294.jpg

电容33P的找不到,只好用了两只聚苯乙烯16P,原来的35P的小瓷片,效色果没比较过。而102的电容则找不到MKS或MMK、所以也用聚苯乙烯代了,刚好装在电位器后面,不会互争地方,在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电位器后面留的空间太少,装电容时,小的还好,如果象我要选用方型的延伸箔电容就没法装,如果小林在电位两边也画线就好了,电容可以有两种装法,但又不干扰。后来我的延伸箔电容只好直接焊在电阻的脚上解决问题。

IMG_6391.jpg





受到压迫的电容,只好改电位器和电容类型

IMG_6393.jpg

我因这块板用了四个不同的电位器,首选了ALPS,发觉其华而不实(希望是假货.若不是那就是我运气太差了)用了一个月就"卡卡"响,手上共有5个,都下了岗,最后用了HF,这回无卡声,但每一个手感都有点差别,唉!1元的东西,不太苛求!,就这样一直用到现在,让它裸奔着.
小林设计这个音调真是不错,让一个TDA2030A也发挥得超乎意料.把衰减式的1875比了下去(请用1875的朋友们别介意,两都工作方式上不太同,比起来似乎不太公平,我缺砖起屋要砸砖欢迎)准备做第2 版,改掉那个衰减式的.
这个音调板已独立开了个机箱,给它安个家,下面是面板设计图:

未命名.jpg

前后板经金工后的效果,好难弯啊!用了个12磅大锤狂打而成:

IMG_6632.jpg
IMG_6634.jpg


IMG_6635.jpg
IMG_6636.jpg
IMG_6637.jpg

机箱材料与雏形:

IMG_6630.jpg

面板:

IMG_6631.jpg

还有:
裸奔中的调音板:
IMG_6429.jpg

IMG_6562.jpg

在试音时吓了我一跳,只有一个声道出声,开始我以为插座无插好,把左右声道输入对调,还是那个声道没输出,
赶快把电源关了,将输入输出全拔了,连IC也取出;重上电测试,电压好得很,刚好是±15V.
所有零件都是配过测过才上机的,不可能有问题.IC全都是用来试机的正品,怪!!怪!!怪!!
想想!板子上线如此细小,加上焊盘上无加泪滴做圆角处理,断线的可能是有的,查线吧!要一条条查
经过十分钟的表嘀嘀检查,终于找到了断点,就是在前5倍放大级有一条线在焊盘点引出处断开,用十倍放大细kan ,难以分辩,用焊锡再镀一次OK 再复查,全部线点对点.OK
这使我想到感光制版会避免这个问题,所以如果是用热转印的朋友有必要细心,转印完后一定要用油性笔修补细线条,确保覆盖良好才放到药水里腐蚀.


讲到完工就没有想象的那样快,毕竟是手工制作,手上工具只割磨机一台手钻\小台钻,台钳和些许铁板铝板,没有压板弯板机,要做到厂机一样谈何容易.
这个星期先试试几种IC(手上只有四种,没有贵的品种)的不同声音区别,选一款合适我的,但可能大家不一定喜欢的或贵的那种
顺便把音箱板也修修,准备装箱.事太多,只好一心多用了

昨天小机箱面板攻丝:
IMG_6639.jpg#p#分页标题#e#

IMG_6641.jpg

本要试各种IC不同声音的风格,因时间关系,每天只能试到1-2个,没有来个大比武,不敢在此乱吹水,而且是边试边收集一些老IC,试试是不是如前辈们所说那样,现已收集到有如下IC:飞利蒲NE5532,大SNE5532AN,LF353,NEC4558C,NEC4580,TL072,TL1057,JRC062D,LM358N,AD827(陶封),对于我这样的木耳和一套不象样的系统来试音,确是免为其难.
另金工方面已进入到喷漆,我喜欢纯白,相片迟点会补上.电源方面会作出大改动,用上两头美国E牛,功率是20W,本想用德国密封牛,但电压稍低只有2X8VAC
这些改动使我要重做电源整流部分,把电源分为:音频,指示灯,输入切换共三组.做在一块新的电路板中,电源牛要做牛盖,避免干扰.这使这个音调全部完工又要推迟,希望能在春节前完工.进度相片适时更新.

年二十九终可更新图片了。
将已做好的板材喷漆,我一直比较喜欢黑白分明,所以会以白色做底,黑的做字,而且这样对于热转印来讲更为便捷。

这个面板经1小时的打磨开孔倒圆角后喷漆,每相隔5分钟喷一层。

IMG_0017.jpg

IMG_0050.jpg



为了防止镀锌板生锈,先喷层防锈漆:

IMG_0053.jpg

忘记给予机箱喷白漆时上个照,眼见到虎年,有点虎头蛇尾
直接上印好的面板:

IMG_0292.jpg

试装整机:
IMG_0300.jpg

试装整机:
IMG_0309.jpg

IMG_0316.jpg

IMG_0467.jpg





当你见到这代表希望的绿光时,这个音调全部制作完成。其中的甘甜在此也一一道来;
机箱方面已完全做好,只是内部的线路布局,我的想法是做两组输入,用DC12V继电器转换,不用机械加长线,减少线路干扰,全部走线少,简短,加拔插座式,每个部件单元可独立分离,方便宜拆下调整或更换。
电源方面原想用两个美国双E牛,试音时发觉改善并不大,而且没有多余的12V绕组,要加多个E牛来实现指示灯和继电器的电源,变成三牛做个音调,实再太壮观!!只好用加原有10W的双12V的小牛。



一切正常,但很快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就是高压和低估压共用一个小板,在无盖下见到相当可怕,一不小心就有触电的危险,而且小板和机箱外壳只相距1MM,如果大力碰撞下箱壳接到电路板那可就大事.机死人亡. 还有就是滤波器的安装也有此问题存在.这是紧凑带来的,要彻底处理,不然这机变成个炸蛋.
还好,我找来青壳纸,将开关部分包也,而滤波器则用透明胶处理了.
IMG_0458.jpg


一切正常,但很快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就是高压和低估压共用一个小板,在无盖下见到相当可怕,一不小心就有触电的危险,而且小板和机箱外壳只相距1MM,如果大力碰撞下箱壳接到电路板那可就大事.机死人亡. 还有就是滤波器的安装也有此问题存在.这是紧凑带来的,要彻底处理,不然这机变成个炸蛋.
还好,我找来青壳纸,将开关部分包也,而滤波器则用透明胶处理了.
IMG_0458.jpg

总结:
1.刚开始只是想简单地做个板试试,没想到电路结构还可以,声音不好评!(不是怕挨砖,是怕误导)反正我对声音也很满意.
2.电路板上走线偏细也是个问题,线与焊盘间少了泪滴和圆弧,易断线,不耐焊都在制作中反映出来
3.金工耗时甚巨.,但用手工做到与厂机水平或超其水平,是我最有成就感的部份.
4.关于各种IC在上面的测试目前没时间,想法是:特定有条件下,数据与波形加听感更可靠些,
5.此机制作到此为止!附上全机图:


IMG_0468.jpg

IMG_0465.jpg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